獲悉,今年4月12日,首列直抵奧地利首都維也納的中歐班列(蓉歐快鐵)從成都國際鐵路港出發。截至今年5月上旬,這趟成熟運行5年的國際班列,累計開行2127列,2016年、2017年連續兩年開行班列名列全國首位。
隨著國內外線網布局不斷加密,一條“Y”字形的國際物流通道正在形成,為四川融入“一帶一路”倡議,加快對外開放節奏,努力推動國際物流、國際產能合作、國際貿易協同發展打下良好基礎。
就在中歐班列(蓉歐快鐵)首次抵達維也納南部貨運中心當天,奧地利鐵路公司首席執行官馬塔表示:“2018年希望雙向對開的列車數量能夠增加到600趟。”這一數字,直逼蓉歐快鐵2017年全年開行總量。
成都國際鐵路港的統計數據表明,如今中歐班列(蓉歐快鐵)國外端已連接16個節點城市,正常運行公共班列5條、定制班列11條。公共班列囊括中歐線(成都至羅茲、紐倫堡、蒂爾堡)、中俄線(成都至莫斯科)和東盟國際海鐵聯運通道(成都至欽州港開通“蓉歐+”東盟國際鐵海聯運班列,目的地拓寬至越南、馬來西亞、新加坡等國家)。定制班列分別為成都至馬拉、伊斯坦布爾、明斯克、斯莫根、阿拉木圖、布拉格、維也納;托木斯克至成都、塔什干至成都、根特至成都、米蘭至成都。
“中歐班列已全面搭建起成都向西至歐洲腹地和中亞各國,向北至俄羅斯、向南至東盟‘Y’字形國際物流通道。”成都國際鐵路港相關負責人介紹道。
“搭乘”中歐班列的快車,國內線路也不斷加密成網。如今,已形成輻射上海、寧波、廣州、深圳、日照、欽州等沿海沿邊14個“蓉歐+”城市的快捷化、集裝化互聯互通的班列通道,將貨源輻射范圍拓展至長三角、珠三角、環渤海等經濟發達地區。
2017年,四川平行車銷售占全國的15.7%。不沿邊不靠海,這些平行進口車從何而來?又為何在這西部大省發展的如此順利?
機遇,在兩年前悄然而至。2015年1月,成都國際鐵路港獲批汽車整車進口口岸。2016年9月,商務部等八部委批準開展汽車平行進口試點,借力中歐班列這一黃金貨運通道和整車進口口岸平臺優勢,四川就此告別須從天津港或上海港轉運的歷史。憑借更高的物流效率、更低的運輸成本,平行進口車在滿足成都巨大消費市場的此外,也帶動了云南、貴州和西藏等西部地區的市場發展。
2016年3月,成都國際鐵路港進口肉類指定口岸正式驗收運行,如今已運抵多批荷蘭豬肉和白俄羅斯的牛肉等進口肉類,成為全國首個通過國際鐵路運輸方式直接進口歐洲肉類的口岸;自2018年1月鐵路港正式啟動跨境電商業務以來,已在全國率先實現了中歐班列快件運輸跨境直郵貨物,以及四川首批跨境電商保稅備貨進口業務;依托“蓉歐+”國際班列的開行,成功吸引了TCL、LG、沃爾沃等一批適鐵企業向區內轉移,2017年實現產能轉移125億元人民幣。此外,通過推動“川貨出川”,開行長虹直抵布拉格、吉利直抵明斯克的出口專列,推動安岳檸檬、溫江花卉等一批四川優秀企業、技術、標準、服務“一體化”走進歐洲等。
太倉物流公司